【關於責任】

普遍「責任」這個字一直被誤解作負面和沉重的字眼,其實這個字背後的意義是一種「回應的能力」~

我們慣性將責任往外移,問題出現都歸咎於家庭、父母、學校、社會,甚至濫用業力一詞~

但如果當你面對責任的時候,你選擇去主動回應這件事,如果你決定「我有責任」,你將會擁有「回應能力」;如果你選擇「我沒有責任」,即代表「你沒有回應的能力」~

其實上天不會給你解決不到的困難,因為在克服困難中,你的能力便有所提升,你生活的能力便持續增強,內心不安全感,便會完全消失~

印度有句彥語,也是我的座佑銘,When you can start, action, the difficulty will be off.

面對悲傷也是一種「回應能力」的實踐,我們可以悲傷,絕對可以的,請不要壓抑,但事後要轉化(轉化形式例如:可以是大哭一場、跟別人傾訴、昆達瑜伽的脈輪轉化、頌缽音療轉化等等),最後我們應回到正常的生活軌跡,但若一直繼續選擇悲傷,甚至內疚,那是缺乏承擔責任的能力,你沒有好好對自己的責任,卻選擇一直讓負面意識纏繞,憤怒情緒也一樣,你可以選擇自已有正念的念頭,跳出鬼打牆式消極的想法~

所以「悲傷」「憤怒」甚至「愛」,其實最大關連不是對方,而是自己。

一個人的命運,正是他回應能力的總和。如果你是在限制自已的責任,你將平平無奇~

相反,你越能為你身邊環境的人和事負起責任,你將會越自由~

一旦你可以主動穿越,而非被動情緒,代表你的昆達里尼升華而進級了~

Sat Nam👳🏾‍♂️🙏🏾

*英文字「責任」(responsibility)由兩個字組成:「回應」(response)與「能力」(ability)。

#昆廬 #瑜伽 #昆達里尼 #冥想 #頌缽 #銅鑼 #香港 #yoga #kundalini #hongkong #waheguru #meditation #mindfulness #singingbowl #consiousness #healing #satnam #spiritual #kunloyoga #soundtherapy #soundhealing

發表迴響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